築夢水尾
水尾孩子的築夢基地 ─ 水尾國小特色故事
一、前言
水尾國小位於埔里鎮近郊行政區域隸屬一新里,附近有聞名中外的宗教聖地中台禪寺、本地信仰中心帝君廟及一些富有地方特色文創產業景點如阿嫁婆築屋、鴨子咖啡館、吟詩綠曲茭白筍遊學農場,居民大都是刻苦耐勞的客家人,周邊群山環繞,生產的農作物以茭白筍、絲瓜及百香果為主。水尾小朋友生長這樣的純樸秀麗的環境,是幸福快樂的,然而教育資源相對都會區比較欠缺,所幸水尾有熱情的教師優質的教育環境,小朋友的基本能力並不亞於埔里鎮的市區小朋友,而且學校也提供多元學習的機會讓水尾的孩子快樂的成長。
二、水尾的校舍
921大地震造成台灣巨大傷害也造成水尾國小校舍毀損,不過學校有了重建的契機,當時的教師團隊、社區熱心人士及象集團設計團隊集思廣益腦力激盪下新的水尾重生了面貌與傳統的學校有很大的差異,從整體而言主體校舍是兩層樓深綠色調斜屋頂半木造的日式建築,沒有圍牆、運動場保留了面積寬闊的綠地、時代久遠的桃花心木林區、兒童遊戲區,遊戲區尚有兩座古老的大象溜滑梯是校友童年魂牽夢縈的記憶,是校友回母校時的共同回憶。個人到校已將近五年了,根據我的觀察校舍值得一提的特色臚列如下:
(一)林間木屋教室:一共有四座林間教室這是學校的一大特點,木造的林間教室給人溫暖的感覺而且木屋造型功能各有不同,可休憩可作為教學的場域辦活動時也多出別出心裁的空間。
(二)教室外牆面的木造設計:給師生感到回家的溫馨感充滿幸福味道。
(三)幼兒園到高年級室內設計:依據年齡層的不同需求,設計成師生真正需要的空間,如低年級教室尚保留和式的床位體現幼小銜接的體貼。
(四)小小活動中心設計:活動中心有櫸木地板空間雖不大,已合乎小型學校的需求,教師教學及學校辦理活動可充分利用此優質空間。
(五)穿堂:比較寬闊的穿堂是平時師生集合的場所及大型活動的場所,是很好用的半戶外空間。
(六)戲水池:位於穿堂前方的戲水池目前在一年一度畢業典禮的下午開放學生使用,目前計畫評估本校游泳教學可利用此簡易游泳池教學可提高使用率。
(七)屋頂空中農場花園:位於校舍右側有空中花園師生可觀賞休憩,左側有開心農場可作為實驗教學的場域。
三、水尾的營造棲地
水尾是很有名氣的生態校園學校,許多機關學校因水尾優質的生態棲地到訪,可見有其獨特性,目前學校整個校區猶如生態公園處處可見茂密的原生種的植物蟲鳴鳥叫不絕於耳,目前學校蝴蝶蜜源食草區數處,蕨類生長觀察區、生態水溝、生態池三座、實驗生態池、自由落種區、香草區、桃花心木林區等。
四、水尾特色團隊及特色教學
學校目前有二個音樂特色團隊,太鼓隊及吉他烏克麗麗社,太鼓隊成軍將近四年,在校的大型活動中展演也經常受邀到社區及他校展演備受好評;吉他烏克麗麗社成立已近8年對外展演經驗豐富,小朋友參加比賽也有優異的表現。
學校特色教學活動有三個主軸,有自然生態教育、藝術人文教育及英語教育。由於學校營造優質的生態環境近幾年與埔里鎮農會四健會合作辦理很多特色課程如茭白筍體驗研究活動、水耕蔬菜種植活動、魚菜共生研究、蔬食料理體驗學習、白魚水域研究等等。在藝術人文教育方面,每年學校都參加廣達游於藝主題的巡迴展,借主題展的媒介讓孩子了解藝術的媒材、認識藝術史及配合主題展的特色課程,舉辦與自然生態結合的藝術課程如種子DIY手作的藝術課程,在學校的適合牆面彩繪蝴蝶的課程,邀請藝術專家到校介紹名畫家的藝術講座,與創價學會合作辦理行動美術館介紹本土的畫家與畫作等等。在英語教育方面近年來有長足的進步,在本縣的英語基本能力測驗中本校的孩子平均分數高於縣平均,連續兩年都拿到全縣英語比賽丁組團體賽的第一名,為了精益求精,本校英語教師設計英語護照把關學生的英語基本能力,也在本校的特色課程中融入英語教學,更在課後禮聘名師到校加強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去年學生在萬聖節表演活動及聖誕節表演英語話劇參與同學令人刮目相看也增強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五、結語
本文限於篇幅從本校的校舍、生態棲地、特色團隊及特色教學僅簡要的特色敘述,校舍的變遷及特色、特色課程在本紀念專刊另有專文闡述,有興趣的讀者可參閱其他專文。